表2-1 小米與幾種谷物營養含量、熱能比較
谷物 | 蛋白質/g | 脂肪/g | 碳水化合物/g |
礦物質/(mg/100g) |
維生素/(mg/100g) |
熱量/kj | ||||||||
鈣 | 磷 | 鐵 | 鋅 | 鎂 |
銅 |
硒 |
維生素B1 | 維生素B2 | 維生素PP | |||||
小米 稻米 小麥粉 玉米 | 9.7 6.9 9.9 8.5 | 3.5 1.7 1.8 4.3 | 72.8 76.0 74.6 72.2 | 29.0 10.0 39.0 22.0 | 240 200 268 210 | 4.7 1.5 4.2 1.6 | 2.57 1.72 2.28 1.87 | 93.1 39.8 51.1 60.0 | 0.55 0.22 0.40 0.19 | 2.5-8.9 —— —— 0.8-17.4 | 0.57 0.24 0.46 0.34 | 0.12 0.05 0.06 0.10 | 1.6 1.5 2.5 2.3 | 1541.6 1451.8 1481.1 1514.6 |
表2-1中的數據表明,小米蛋白質含量比稻米、玉米高,脂肪不及玉米多,但高出稻米、小麥粉一倍;碳水化合物相差不大;但B族維生素(硫胺素、核黃素)和礦物質、鋅、鐵、鎂、銅、硒等都高于其他三種作物;磷和鈣的含量也大于稻米和玉米。小米的熱能也比稻米、小麥粉高,且熱效率發揮率大。
2. 營養成分評價
(1)小米的營養成分齊全、豐富,并且各種營養成分的吸水率高。食物的營養價值 通常是指食品所含營養成分和熱能滿足人體營養需要之程度。食物的營養價值高低是相對的,小米營養價值高是指小米所含營養成分齊全、豐富,且易消化吸收,提供熱能大;說小米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脂肪、B族維生素和多種礦物鹽,是指與幾種主要糧食谷類相對比,如與豆類植物或蛋奶類動物產品相比,其蛋白質價值就屬較低了,知識熱能和碳水化合物的營養價值比較高。據有關資料介紹:小米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為83.4%,脂肪為90.8%,碳水化合物為99.4%,這就是小米成為優質營養源的基礎。
(2)小米的生熱營養成分比例較適宜。小米的三種生熱營養成分的熱比分別為:蛋 白質14.2%,脂肪4.5%,碳水化合物81.34%。一般認為這三種生熱營養成分在膳食中的適宜熱比分別為:12%-14%,17%-25%,60%-70%。
上述數字表明:小米蛋白質所提供的熱量正好符合適宜的比例,而碳水化合物供熱較多,脂肪供熱較少。三種生熱營養成分在人體中雖有特殊生理功能,但又可相互影響,特別是碳水化合物與脂肪之間的轉化,他們對蛋白質有節約作用。小米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可免于過多的用蛋白質作為機體的熱源而消耗,有利于小米蛋白質被人體吸收利用而構成機體蛋白,并且小米中脂肪的低熱比,使得它成為保。p肥)食品的良好原料。
(3)小米蛋白質是人體必需氨基酸的良好來源。小米蛋白質中氨基酸種類齊全,含 有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其中除賴氨酸稍低外,其他7中氨基酸含量都超過了稻米、小麥粉和玉米(表2-2)。
表2-2 小米與其他谷物必需氨基酸含量比較/(mg/100g)
谷物 |
蘇氨酸 |
色氨酸 |
蛋氨酸 |
亮氨酸 |
苯丙氨酸 |
賴氨酸 |
異亮氨酸 |
纈氨酸 |
小米 稻米 小麥粉 玉米 | 474 280 328 370 | 193 122 122 65 | 395 125 155 153 | 1737 610 763 1274 | 707 344 487 416 | 258 255 262 308 | 572 257 384 275 | 668 394 454 415 |
小米蛋白質是人體必需氨基酸的來源,其中在體內起重要作用的色氨酸和蛋氨酸在谷類 中獨占鰲頭。動物實驗證明:蛋氨酸在體內除組成蛋白之外,主要作用是供給甲基,形成膽堿后進而形成磷脂,協助肝內脂肪的轉變。缺少其成分則產生脂肪肝,甚至造成肝硬化;蛋氨酸還是合成肌酸膽堿轉化成胱氨酸的主要原料。因此,蛋氨酸有防止脂肪肝和降低膽固醇的作用;還有人認為像蛋氨酸類的抗脂肪肝物質,有些防癌作用;所以小米是某些疾病患者的良好膳食。另外,蛋氨酸還是雞的第一限制氨基酸,在平均每只雞的口糧中添加6g蛋氨酸飼料養6周,肉雞重可達上市標準2.5kg。按通常的放養法計算可減少一半的飼料。試驗還證明了在飼料中添加色氨酸能提高雞的產蛋率和飼料利用率。因此,用小米搭配的飼料可促進雞的生長和提高產蛋率。
(4)小米中必須氨基酸的(模式)比例較合適,但不夠理想。蛋白營養成分的優劣, 除取決于蛋白質含量、氨基酸的種類和含量外,更重要的是各必需氨基酸之間的比例合適與否。因為人體組合時,八種必須氨基酸是按一定模式值組合的,食物中的必需氨基酸比例越接近成人需要的模式比,營養價值就越高,利用程度就越大。全蛋蛋白中必需氨基酸的模式與人的模式接近,是良好的蛋白質。從表2-3中的數字可以看出,小米蛋白中八種必需氨基酸除賴氨酸外,其模式值與人的接近。但其營養遠不及雞蛋的高,這主要是受賴氨酸的限制。小米蛋白質的生理價值是57,雖然比小麥粉高(52),但8-12歲兒童對小米蛋白的利用率只有43%?梢哉f低賴氨酸是限制小米蛋白充分發揮其營養價值的一種原因,如果把小米強化一定的賴氨酸或與富含賴氨酸的食物組合,利用蛋白互補的道理,就可提高其營養價值和利用率(表2-4)。
表2-3 小米、全(雞)蛋及成人需要的模式比
項目 |
蘇氨酸 |
色氨酸 |
蛋氨酸 |
亮氨酸 |
苯丙氨酸 |
賴氨酸 |
異亮氨酸 |
纈氨酸 |
成人模式 小米 全(雞)蛋 |
2.0 2.46 3.3 |
1.0 1.0 1.0
|
4.4 2.65 2.1 |
4.4 9.0 5.8
|
4.4 3.67 3.5 |
3.2 1.34 3.5 |
2.8 2.96 3.8 |
3.2 3.46 4.1 |
表2-4 富含賴氨酸糧食與小米組合。蛋白質生理價值變化情況表
配方 |
組合食物 所占份數 |
生理價值 |
組合效應 | |||
單獨食用 |
平均值 |
組合值 | ||||
配方(1) |
小米 大豆 玉米 |
4 2 4 |
57 64 60 |
60 |
73 |
13 |
配方(2) |
小米 小麥 牛肉(干) 大豆 |
2 8 5 5 |
57 67 76 64 |
63 |
89 |
26 |
表2-4中的數字說明單食小米、玉米、大豆,其生理價值只有57-64,如用40%小米、40%大米,20%大豆搭配成食品,其生理價值就能提高到73;如用小米、小麥、牛肉(干)和大豆按表2-4中的比例搭配制成食品,生理價值由平均63可提高到89,它相當于雞蛋生理價值的94.6%,可稱為高檔食品。
(5)小米維生素和纖維素在人體中的保健功能。小米中B族維生素含量很豐富,維生素B1是保證正常神經系統和碳水化合物新陳代謝不可缺少的物質,維生素B1的缺乏常常導致神經、消化系統及心臟的炎癥和功能衰退。缺乏維生素B2可導致口腔潰瘍和腳氣病。 小米中的食物纖維含量也很豐富,是大米的5倍,纖維素是人體內不可缺少的碳水化合物,食物纖維對人體消化道中的致癌等有害物質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并能使其隨大便排出體外,因而對消化道疾病有預防作用。
(6)用小米的營養質量指數,評價其營養成分價值。美國R.G..Hensen等人提出用食物的“營養質量指數”來評價食物的營養價值,他引用了下列述語: 熱能密度=一定量食物供的熱能/熱能供給量標準; 營養素密度=一定量食物中某種營養素量/該營養素供給標準; 營養質量指數(INQ)=營養素密度/熱能密度。 營養上比較理想的食物,是指人體在滿足熱能的同時,營養素也能得到滿足的食物。即INQ=1。如INQ<1,意味著營養素未滿足需要時,熱能已滿足,這對人不利于健康。所以,INQ>1是優質食物;INQ<1是劣質食物。表2-5是100g小米的INQ值。
表2-5 小米的營養質量指數(100g)
熱量、營養成分 |
含量 |
INQ(指數) |
占標準% |
熱能 蛋白質 鐵 鈣 磷 維生素A 維生素B1 維生素B2 維生素PP 維生素C 維生素E |
1497.8kj 12.71lg 5.8mg 23.76mg 276.5mg 81.56UI 0.786mg 0.121mg 1.6mg 0 5.59-22.36mg |
1 1.28 36.73 0.30 3.50 0.18 4.59 0.71 0.94 0 4.25-16.99 |
13.16 17.00 48.33 3.96 46.08 2.45 60.46 9.31 12.31 0 55.96-223.6 |
第二節 小米飲料
一、小米、綠豆發酵乳(一)生產工藝流程
生長促進劑
↓
小米→浸泡→磨漿→液化→過濾→濾液→配料→均質→分裝→滅菌→冷卻→接種→發酵→低溫冷卻→成品→雙歧桿菌→一級種→二級種
(二)操作要點
1.培養基的制備
(1)一級種子培養基。10%-12%脫脂牛乳中加入0.25%的生長促進劑,2%的葡萄糖,分別裝入大試 管,在0.1MPa下滅菌20min,冷卻待用。
(2)發酵培養基。小米糊40%、綠豆乳30%、葡萄糖0.3%、酵母膏0.1%、肝浸膏0.1%、磷酸二氫鉀0.1%、生長促進劑適量。調pH至6.5-7.0,0.1MPa滅菌20min,冷卻后用于二級種的培養及飲料發酵。
2. 綠豆乳的制備
選擇飽滿無蟲害的綠豆,利用0.5%的碳酸氫鈉溶液漂燙10min,然后迅速冷卻,脫去種皮,經過磨碎、過濾得到綠豆乳。
3.小米處理
選用優質、無霉變、無蟲害的小米為原料。經過清洗、浸泡后,利用磨漿機將小米磨成漿液,并將其加熱到100℃,然后冷卻至a-淀粉酶作用的適宜溫度進行液化處理。小米經過酶液化處理,使得淀粉轉化為麥芽糊精、低聚糖,成為雙歧桿菌可直接利用的營養物,提高了其增殖速度?s短了發酵周期,使酸乳質量有了可靠的保證。
4.配料、均質
按照牛奶:小米:綠豆為2:1:1的比例進行投料。將制得的小米漿、綠豆乳和牛奶充分混合均勻,并加入適量的白砂糖。將上述混合均勻的物料送入均質機中在30MPa的壓力下進行多次處理。均質的目的是為了使微粒細化,使飲料呈穩定形態,同時可提供細膩的口感。
5.滅菌、冷卻
將經過均質處理的物料在121℃的高壓蒸汽進行滅菌15min,然后迅速冷卻至有利于發酵的溫度。(37℃左右)。
6.接種、發酵
將生產發酵劑按比例進行接種,接種后放入恒溫環境中進行培養,需注意的是培養過程中藥避免溫度的波動,從而導致發酵的異常。
7.冷卻、質量評定
發酵結束后,轉入3-5℃的溫度環境中放置2h,然后進行質量評定。經過評定合格者即為成品。
小米湯汁45%、杏仁漿15%、脫脂奶粉1.5%、白砂糖4.5%、蔗糖脂肪酸酯 0.05%、甘油單硬脂酸酯0.06%、羧甲基纖維素鈉0.05%、海藻酸丙二醇酯0.05%、瓊脂0.03%、粟米香精0.02%、杏仁香精0.15%、奶香香精0.005%。
(二)生產工藝流程
小米→篩選→淘洗→兩次加水熬煮→兩次過濾→小米湯汁
杏仁→選料→浸泡沖洗→去皮→漂洗→護色→脫苦去毒 ↓
→磨漿→過濾→杏仁漿→調配→膠體磨均化→加熱均質→真空脫氣→灌裝封口→殺菌→冷卻→成品
(1)篩選。選擇顆粒飽滿、顏色鮮黃、無蟲蛀和霉變及異物污染的小米為原料。
(2)淘洗、加水熬煮。利用清水淘洗選好的小米。按小米重量的10倍加水置于高壓鍋中熬煮,溫度121℃,時間30min。
(3)過濾。將上述熬煮的小米及湯汁經80目篩分離得微黃色有意境粘稠度的小米湯汁。
(4)再次加入水熬煮、過濾后的小米渣加入原小米重量的8倍水,再次置于高壓鍋中進行熬煮。經80目篩分離,將兩次熬煮過濾后所得的湯汁混合,即為小米湯汁。
3.調配
準確稱。ɑ蛄咳。┌磁浞接嬎愕脑牧霞疤砑觿┯昧。白砂糖與添加混合后利用水溶解,再與其他配料混合,加水到適量,充分攪拌均勻。
4.加熱、膠體磨處理
將調配好的漿料加熱到60℃,進入膠體磨中進行均化處理,時間為5min。
5.加熱均質
將均化后的物料送入均質機中進行均質處理,均質壓力為30MPa,5min后出料。再將料加熱到70-75℃,送入均質機中進行第二次均質,均質壓力為35MPa,時間為5min。
6.真空脫氣
將均質好的漿料送入真空脫氣機中,在0.06MPa的真空條件下進行脫氣。
7.灌裝、封口
脫氣后的物料裝入預先經過清洗和消毒滅菌的玻璃瓶中,加蓋封口。
8.殺菌1.小米乳的制備
小米先用自來水淘洗2-3遍,去除其中的麩皮和雜志,置于一容器中加入2倍的水,水溫為15-20℃,浸泡3-5h,夏季可適當減少浸泡時間,以小米浸透為止,然后利用膠體磨進行精磨,總加水量為小米的5倍,磨過的小米再用100-120目篩過濾備用。
2.混合料的調配
在配料罐中加入總水量的三分之二,加熱至45-50℃,將穩定劑羧甲基纖維素鈉與5-6倍的白砂糖混勻后倒入罐中,待羧甲基纖維素鈉全部溶解后加入預先處理好的適量明膠液、奶粉,繼續攪拌均勻后,將制備的小米乳、白砂糖、奶油等加入配料罐中,奶油與乳化劑最好先在油鍋中溶化后再加入配料罐,最后加水調至規定的體積。
3.殺菌
將上述混合好的物料加熱至75℃,保溫20min左右,在殺菌的同時小米中的部分淀粉發生糊化。
4.均質、老化
將經過殺菌物料的溫度降至65-68℃,送入均質機中,在15-16MPa的壓力下進行均質處理,然后立即冷卻到20-30℃,打入老化罐中,繼續降溫至2-3℃進行老化,時間為4-6h。
5.凝凍成型
將上述老化好的物料放入凝凍機中進行凝凍,控制溫度為-5—-2℃,膨脹率控制在80%左右,然后采用擠壓成型或直接灌裝,送入-32—-25℃的低溫速凍機中進行速凍。
6.冷藏
包裝好的冰淇淋經過檢驗合格者,送入冷庫進行冷凍冷藏,庫溫為-28—-20℃,相對濕度為85%-90%。
(四)成品質量指標1.感官指標
色澤呈淡黃色,組織結構細膩,柔軟,無冰潔晶,口感軟無砂礫感。
2.理化指標
符合SB/T10013的有關規定。
3.衛生指標
符合GB2759的有關規定。
九、小米營養冰淇淋粉 (一)原料配方 小米15kg、大豆30kg、白糖50kg、黃油15kg、海藻酸鈉、明膠和黃原膠共600g、淀粉酶及香蘭素適量。 (二) 生產工藝流程 大豆→凈化→去腥 ↓ 小米→凈化→糊化→酶處理→制漿→過濾→配料→均質→殺菌→噴霧干燥→過篩→調香→包裝→成品 (三)操作要點1.原料處理
將大豆中的殘壞豆剔出,用水浸泡2-4h,然后加熱去腥熟化處理15min,溫度控制在97℃;將小米去砂、去碴,水洗后熱熟化10min,溫度控制在95℃左右。
將熟化的米豆混合磨漿后用淀粉酶處理。然后過濾備用,控制加水量,以省去濃縮工序。穩定劑加入白糖中用60℃溫水浸泡1h,然后加熱熬糖,使其完全融化、過濾備用。2.配料
將各種經處理的原料按順序逐步混合在一起,攪拌制成混合漿料。
3.高壓均質
使漿液形成較穩定的乳化狀料液。無均質機可用膠體磨代替。
4.殺菌
將混合均質后的料進行高溫瞬時殺菌,殺死病原微生物,以延長產品保質期,提高產品香味。采用列管式或板式熱交換器進行高溫殺菌,料液溫度達85℃,并保溫5min。
5.噴霧干燥
經均質滅菌的料液,在告訴離心或高壓下呈微細的霧化液滴,噴入熱風干燥塔內,在與
熱風接觸的瞬間逸去水分,形成干粉,并下降至塔底的錐形出粉口。噴霧干燥的進氣溫度為130℃,塔體溫度為85℃,出口溫度為80℃.6.包裝
噴霧干燥粉經調香過篩后,按定量裝入塑料袋或玻璃缸內即為成品。
(四)成品質量指標1.感官指標
色澤:淺米黃色,均勻;滋味:具有米豆香味,無異味;組織狀態:干燥均勻的粉體,無硬塊及焦團塊。
2.理化指標
蛋白質≥11%,脂肪酸≥12%,蔗糖≥35%,酸值≤20,膨脹率≥40%。
3.衛生指標
細菌總數≤300cfu/100g,大腸菌群≤90cfu/100g,致病菌不得檢出。
第三節 小米營養粥
一、小米方便粥 (一)生產工藝流程 小米→凈化→熟化→速凍→干燥→方便米粥→包裝→成品 ↓ 速凍粥→加熱食用 (二)操作要點1.原料選擇
原料應選單一品種新鮮小米(含水量13%左右),去除雜質凈化后,入烘箱中(80℃)烘30min,使水分降低到6%左右(也可用小火炒,使水分降低)。
2.糊化
將失去水分的米放入沸水中(米水比為1:4)加蓋煮1min,繼續在95℃以下保持5-8min,使米粒既不爆腰,淀粉又基本糊化。此時水被吸完,再加4倍的90℃溫水,加蓋保持5-8min,進一步吸水膨脹和糊化。
3.速凍
將糊化完畢的米撈到冷水(17℃)中浸漬(或不同的風味的溶液也可)約1min左右,防止成品粘結成塊。將浸漬過的米撈出用熱微風吹干米表面的水膜,放入-30℃冰箱中,速凍4-8h。
4.烘干
將速凍的米放在烘干箱于80℃烘干6-10h,即可進行包裝。
5.包裝
將米20-50g裝入塑料袋中密封貯存。
二、山珍小米速食粥
(一)原料配方 小米10kg、黃米0.5kg、松子仁0.35kg、山核桃仁0.2kg、糖粉18kg. (二)生產工藝流程 黃豆→破碎 ↓ 小米、黃米→篩選、除雜→調濕→混合→膨化→烘干→粉碎→調拌→包裝→成品 ↑ 種仁 篩選 烘烤 粉碎 (三)操作要點1.原料選擇
選擇優質的小米、黃米和黃豆。其中黃米α-化后具有明顯的黏性,用來改善產品的口感;黃豆用來營養強化和給產品一定的豆香味。選用成熟度高的長白山野生當年松子、山核桃和榛子山珍原料,并要求無蟲害、無霉變。
2.原料處理
用糧食除雜、磁選和除石設備將小米、黃米和大豆進行清理,將清理的小米、黃米混合后淋(噴)水調濕,并控制其含水量在20%-22%之間。將黃豆用破碎機破碎至3mm以下的粒度,并曬出種皮后待用。
將純凈的山核桃篩除3mm以下粒度的碎仁后,將篩上物分級為2-3個力度群的物料,并分別進行烘烤,以避免烤不勻的現象。將松子仁、分級的山核桃仁和榛子仁分別送入烤爐內烘烤,烘烤溫度控制在170-200℃,烤至種仁變色,香味濃郁而無焦糊時為止,要求烤爐溫度均勻,烤盤上種仁厚度在15-25mm之間,且應均勻。將烤后的各種種仁篩除大部分內衣皮屑后,用粉碎機粉碎至通過50目以上的粒度待用。3.混合
將調濕后的小米、黃米同處理好的碎黃豆在混合機內混料均勻。
4.膨化
將混合好的物料送到膨化機中進行膨化,膨化工藝參數為:壓力608kPa,溫度200-250℃。
5.烘干
利用烘干機對膨化物進行烘干,可快速降低其過高的殘余水量,使膨化的淀粉固定,產生考香味。烘干溫度控制在110-120℃,時間為2-3min,使其含水量降至4%以下。
6.粉碎
將烘干的膨化物經過自然或通過風降溫后,利用粉碎機碎至能通過70目的細粉。
7.調拌、包裝
將膨化粉、種仁粉和糖粉在混合機內拌和均勻,采用自動充填封口對袋式包裝機對拌勻后的物料進行包裝。
(四)成品質量指標1.感官指標
外觀:具有純正鮮明的小米黃色,粉末與細顆粒狀,帶淺棕色點;氣味與口味:具有濃郁的以熟松子仁香為代表的復合香味,無其他異味,沖調后口感舒適,味甜。
2.理化指標
水分≤4.5%,酸價(以脂肪計)≤4,過氧化值(以脂肪計)≤0.25,鉛(以Pb計)≤0.5mg/kg,銅(以Cu計)≤10mg/kg,砷(以As計)≤0.5mg/kg,黃曲霉毒素B1≤1μg/kg。
3.微生物指標
細菌總數≤1000cfu/g,大腸菌群≤30cfu/100g,致病菌不得檢出。
4.沖調性指標
70℃以上熱水即可沖調,攪拌均勻即可食用,不起團粒。
三、孕產婦型小米粥 小米粥是北方孕產婦傳統的食物,甚至被視為“月子”里的必備食品。然而傳統上它費時費力的加工食用方式及營養不全已滿足不了現代快節奏、高營養的生活方式。同時孕產婦易缺鈣、鐵、鋅等微量元素。這里介紹的這種小米粥是以小米、大米、大豆、玉米等功能性糧食為主料,輔以具有滋補、催乳功效的大棗、花生、枸杞子、紅糖等,并添加微量元素強化劑和調味劑,采用濕法熟化、粉碎、調配等工藝,開發出的一種食用方便、口感綿滑、營養價值高、適合孕產婦食用的即食小米粥。 (一) 原料配方 小米28%、玉米9%、大米12%、大豆15%、花生7%、芝麻5%、大棗粉9%、枸杞子粉3%、白砂糖7%、紅糖5%、0.1%乙基麥芽酚、0.3%甜蜜素、0.7%乳酸鈣、0.012%硫酸亞鐵和0.012%葡萄糖酸鋅。 (二)生產工藝流程 原料→膨化→混合→滅菌→包裝→成品 (三)操作要點1.原料處理
將大棗和枸杞子洗凈后瀝干,在65℃的溫度下進行干制,并趁熱分別進行粉碎,過50目篩取粉備用;將花生和芝麻分別烘烤或焙炒至有濃郁的芳香味,破碎,粒度達到2.0mm。
2.原料膨化
將小米,、大米、大豆和玉米按配方的比例進行混合,加水調成含水量為14%-15%的混合物料,送入膨化機中進行膨化,膨化的工藝條件為:溫度為125℃,壓力0.8MPa,轉速300r/min;旌衔锪吓蚧罄梅鬯闄C進行粉碎的粉狀物料。
3.混合、滅菌
將上述經過處理的小米、大米、玉米及大豆粉和大棗、枸杞子、花生、芝麻等混合均勻,并添加各種添加劑,采用紫外線進行滅菌,滅菌后經過包裝即為成品。
四、小米綠豆速食粥 (一)生產工藝流程 小米→預處理→煮米→蒸米→冷水浸漬→干燥3.混合調配
將上述制得的小米和α-綠豆按照一定的比例充分混合均勻即為成品。食用時利用熱水沖調即可。
六、小米南瓜快餐粥 (一)生產工藝流程 軟玉米糝 ↓ 南瓜→清洗→去皮去瓤→切塊→干燥→混合膨化→分碎→過篩→軟玉米南瓜粉 ↓ 小米→淘洗→浸泡→脫水→熟化→脫油→α-小米→混合調配→南瓜小米快餐粥 (二)操作要點1. 小米的制備
選擇色澤均勻、顆粒飽滿、無蟲害、無霉變、無雜質的小米為原料。利用清水淘洗干凈后,放入60-70℃的溫水中浸泡24h,加水量不宜太多,以水面浸沒小米1-2cm為宜,以免損失小米中的營養成分,使小米的含水量達到40%左右時為止。這樣脫水后米粒酥松,復水性好。將浸泡好的小米利用篩網瀝干水分,然后利用起酥油對小米進行油炸,使小米脫水、熟化。脫水溫度以180℃左右為宜,在此溫度下脫水,米質酥脆,無焦味,復水性好。然后對小米進行脫油,得到α-小米。因為小米脫油后,含油量降低,易于保存,而且符合傳統風味。
2.軟玉米南瓜粉的制備
選擇內部呈金黃色,味較濃,無蟲蛀、無霉變的南瓜為原料。利用清水將表皮清洗干凈后,用刀去皮去瓤,切成5mm左右的小塊,然后利用熱風干燥機對其進行干燥,干燥溫度為65-85℃,若溫度太低,干燥速度太慢,易腐爛變色。若溫度過高,易產生焦味,破壞南瓜的色香味。將預先進行軟化的玉米糝和干燥后的南瓜塊按5:1的比例進行混合,然后送入膨化機中進行膨化,為達到較好的膨化效果,膨化溫度控制在180℃左右,將膨化好的混合料,利用粉碎機進行粉碎,并過40目篩,即得軟玉米南瓜粉。
3.混合調配
將上述制得的軟玉米南瓜粉和α-小米按照一定的比例充分混合后,即得成品南瓜小米快餐粥。食用時用熱水沖調即可食用。
七、方便營養米菜粥 (一)原料配方 黃玉米渣100kg、小米30kg、紅小豆20kg、胡蘿卜80kg、西紅柿20kg、山芹菜60kg、白砂糖及復合抗老化劑適量。 (二) 生產工藝流程 蔬菜丁、糖液 水1.原料選擇及處理
選用吉林產蠟質黃玉米加工的優質玉米渣,要求無臍無雜,粒度在3.5-4.5mm之間。將其在溫水中浸泡40min后撈出,再將其與適量水一起在加壓蒸煮鍋內蒸煮,蒸煮條件:壓力101kPa、時間1.3-1.5h。蒸煮至成飯狀為準。將紅小豆經風選、篩選和磁選去除各種雜質,用水淘洗2次后置于水中浸泡2-3h后撈出,再將其與適量的水一起置于蒸煮鍋中在100℃下進行常壓蒸煮,蒸熟為止,取出稍涼即可進入下一工序。
選擇吉林當地的小米經去凈麩質和雜志后,浸泡4-5h,撈出待用。
選擇橘紅色的胡蘿卜,清洗修正后再用清水清洗干凈,切成5mm見方的小塊,置于炒鍋中加油炒制,至七成熟即可。
采用長白山野生柔嫩的山芹菜,挑選除雜,取用其莖梗并清洗干凈,再用95℃水燙1.5min后用冷水漂洗,將漂洗后瀝除表面大部分水分的菜莖橫切成10mm長的小段待用。
將西紅柿用清水清洗干凈后熱燙除去表皮,再切成7mm大小的塊。白砂糖加熱水溶化過濾待用。
2.混合配料
將浸泡好的小米,蒸熟的玉米渣、紅小豆、加工好的菜丁按原輔料配比在夾層鍋內攪拌均勻,邊攪拌邊加入復合抗老化劑(主要由大豆磷脂組成,已調好的,添加量約為0.25%)和糖液,攪勻為止。
3.灌裝注液
選用質輕堅固的鋁合金易開罐為灌裝容器,其頂蓋設有一塑料外套蓋,套蓋內側高裝有折疊式粥勺。按粥食的配比定量裝入拌好米料與菜料混合物,再補注凈水,留足頂隙。
4.排氣封蓋
將裝好料的罐頭在自動真空封口機上于60—66kPa真空條件下排氣封罐,之后擦凈罐身。
5.殺菌、冷卻
將封蓋后的罐頭在殺菌鍋內進行殺菌,其殺菌公式為:(10′-40-10′)/121℃。殺菌結束后冷卻至稍高于室溫即可。在殺菌過程中和施加反壓過程中均應保持漸變,使罐內外的壓差保持在允許范圍內,以避免影響封口的致密性和造成罐頭變形。
6.保溫檢驗與套蓋
將殺菌冷卻后的罐頭置于保溫庫內在37℃±2℃的溫度下保溫7晝夜,除正常進行抽檢其他指標外,打檢驗合格者套扣塑料蓋,即為成品。
(四)成品質量指標1.感官指標
色澤:純正的米黃色基調中均布著紅綠色果蔬塊;風味與口感:具有明顯可辨的玉米、小米風味,較突出的山芹菜特色風味,口感甜中微酸,有適口的稠厚感;組織狀態:米菜塊粒與汁液混置,有一定的流動性,長期靜置狀態下允許有一定程度的塊粒沉淀。
2.理化指標
質量:每罐375g±2%,每批平均不低于375g;總固形物含量≥18%,錫(以Sn計)≤200mg/kg,鉛(以Pb計)≤1mg/kg,砷(以As計)≤0.5mg/kg。
3.微生物指標
無致病菌和其他微生物引起的腐敗現象。
八、五仁小米營養糊 (一)原輔料 小米、芝麻、杏仁、花生仁、葵花仁、核桃仁、大豆粉、奶粉、枸杞、紅糖、白砂糖、乳酸鈣、葡萄酸亞鐵、乳酸鋅等。 (二) 生產工藝流程 小米→去雜1.原輔料處理
小米要去除雜質,大豆要去除雜質,然后去皮。
2.熟化
主料熟化要控制溫度、濕度和時間。幾種干果仁熟化的溫度為130-180℃,時間為20-40min,具體依果仁顆粒大小而定。
3.干果脫皮方法
核桃仁先用沸水煮燙,瀝干水分后再用中溫烤去皮。杏仁用沸水燙后去皮;ㄉルs后直接利用烤脫皮機去皮。
4.杏仁脫苦
杏仁的脫苦采用脫苦液煮制脫苦。
5.粉碎
果仁經過粉碎后,堅果仁粒度控制在2mm左右。
6.混合、滅菌、包裝
將上述處理好的各種原輔料充分混合均勻后,經過滅菌、包裝即為成品。
(四)成品質量指標色澤:具有小米固有的金黃色;
狀態:粉狀、米粉粒小宇50目,各種堅果粒徑小于2mm;
氣味:清香的芝麻、奶油、杏仁香味和小米的炒香味。
口感:綿滑、嚼有堅果仁香味,無異味,無糊焦味;沖調性:70-90℃開水沖調性好。
黃豆、紅小豆、小米→淘洗→瀝干→烘烤→粉碎
↓
花生仁、葵花籽仁→烘烤→破碎→調配混合→粉碎→過篩→包裝→成品
↑ ↑
胡蘿卜→清洗→切片→烘干→粉碎 ↑
山楂粉、白砂糖→烘干→粉碎
1.原料處理
將黃豆、紅小豆和小米利用清水分別進行淘洗,然后瀝干水分;葵花子去皮;胡蘿卜經過清洗、切片,然后烘干。
2.烘烤
各種原料必須經過高溫烘烤處理,在烘烤過程中,原料可以被熟化,同時還可產生各種香味物質。烘烤溫度和時間是決定各種配料性質的重要因素,直接關系到產品的品質。各種原料理想的烘烤條件為:花生烘烤溫度160℃,時間20min,紅小豆、小米、葵花子烘烤溫度160℃,時間30min,黃豆、面粉烘烤溫度160℃,時間40min。
3.粉碎
烘烤后的各種原料在調配前后先分別進行粉碎,制成各種配料,其中花生和葵花子脂肪含量高,過度粉碎后導致配料呈油團狀,不利于調配,因此,先破碎成直徑5mm左右的顆粒;各種配料調配混合好后,再進行深度粉碎,以保證物料均勻細致,粉碎后的物料過70目篩,使產品口感細膩。
4.包裝
選擇隔阻性好的PVDC/PE復合包裝材料或鐵制罐進行包裝,避免產品吸潮和油脂氧化,若采用真空包裝效果會更好。
(四)成品質量指標1.感官指標
色澤:呈黃色,均勻一致;組織狀態:干燥均勻的粉末,無析油現象;沖調性:用開水沖調后,呈均勻糊狀,無沉淀,無結塊;滋味及氣味:具有典型的谷物、花生等焙烤后的復合香味及山楂風味,酸甜適口,無苦味及其他異味,口感細膩。
2.理化指標
水分≤3%,蛋白質12%,脂肪11%,碳水化合物69%(其中蔗糖26%),胡蘿卜素0.72%,維生素B10.24mg/100g,維生素B20.08mg/g,維生素E8.38mg/g,鉛(以Pb計)≤0.5mg/kg,銅(以Cu計)≤5mg/kg,砷(以As計)≤0.5mg/kg。
3.微生物指標
細菌總數≤1000cfu/g,大腸菌群≤30cfu/100g,致病菌不得檢出。
十、紅棗小米粥 (一)原料配方 小米500g、紅棗250g、白砂糖150g。 (二)生產工藝 1.紅棗先用溫水泡軟并洗干凈,小米淘凈,稍泡待用。 2.在鍋中加水適量,燒開,把小米、紅棗下鍋熬制,火要大些,使粥成翻騰狀態,這樣煮的粥好吃。熬制八九成熟時,移至小火慢煮,待熟后,粘稠時放入白砂糖,調勻即可。 特點:香甜可口,營養價值高,還有補血安神的食療作用。 十一、宮廷栗米茶羹 (一)原料配方 小米50kg、栗子15.4kg、綠豆9.2kg、芝麻1.9kg、核桃仁231g、秋子仁及花生各77g、南瓜籽仁38.5g、白糖(或紅糖)、青絲、玫瑰各適量。 (二)生產工藝流程 選料→去皮及雜質→淘洗→蒸料→日曬→粉碎→過篩→蒸料→曬料→粉碎→過篩→烘干→混合→烘干→分裝→包裝→成品 (三)操作要點1.選料
各種原料均選用當年新生產的,無霉變、無雜質,無蟲蛀,無農藥及物其他有害物質污染的原料。
2.原料處理
精選當年生長收獲的谷子,碾成米,陳舊谷子新碾的米也可以,但陳舊小米盡可能不用;栗子收獲后曬一下,當黑棕色硬皮殼失水出現皺縮,用脫殼機或石碾脫去黑棕硬殼和內膜后備用;綠豆用脫粒機或碾子碾去外皮待用;核桃和秋子選當年秋天收獲的為好,曬干用錘砸開硬殼,用尖銳工具挖出肉仁(可食用部分);南瓜籽和花生碾去外面硬皮,取仁,花生去掉內仁的紅皮;青絲玫瑰市場上有售,一定要保證質量。
3.淘洗
小米用自來水反復沖洗,淘洗去掉雜質和沙土,曬干;芝麻用文火炒至微黃;核桃仁、花生仁、南瓜籽仁、秋子仁一定要細心撿出碎小硬皮,然后各自分別用文火炒至徹底熟透為止。核桃仁如果塊大可用手直接掰成小塊即可。
4.蒸料
將小米、綠豆、栗子各自分別放入籠屜內,鍋內放水要適量,用火加熱。開鍋上大氣計算時間,一般蒸10-15min,取出散在日光下暴曬,直到外表干燥為止,用手擠壓能成面為準,如用手擠壓成餅,說明太濕,要繼續曬。有條件的可用烘箱或烘房干燥。
5.粉碎、蒸料
取上述曬好的原料,用碾子或粉碎機粉碎,過篩。由于原料蒸后,已成七八分熟,容易回生。粉碎成面后再各自分別放入籠屜中,用文火蒸,以上大氣計算時間,蒸15-20min,盡量蒸透料。然后取出散開,曬干或烘干,當原料面徹底干燥后,過篩,小塊再粉碎過篩。
6.混合、烘干、分裝
按配方比例準確稱取各種原料,充分混合均勻,然后用文火再炒一下,使其稍微變微黃為止;鸫罅蟽纫恍┓枷阄镔|容易揮發掉,影響產品香味,炒完料后就可以進行分裝。采用無毒的聚丙烯或聚乙烯小塑料袋分裝,可分為100g、250g、500g、1000g等不同規格,分裝時一定要保證在無菌條件下進行,工作人員要有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無菌觀念,然后再進行大包裝。
7.保存
本產品極易吸潮,一旦吸潮容易結塊,很快變質。應置于通風干燥處和低溫下保存。
(四)成品質量指標 口感良好,色好味香,有降火解毒防暑作用,并能增強心腦血管彈性,補腦健腦,有益健康。第四節 小米焙烤食品
一、小米餅干
(一)原料配方
小米粉40kg、小麥粉35kg、奶粉2.5kg、雞蛋2.5kg、豬油7kg、植物油1.5kg、糖漿(70%)20kg、白糖粉6kg、精鹽225g、小蘇打450g、碳酸氫銨150g。
(二)生產工藝流程
原輔料處理→面團調制→輥扎→成型→烘烤→冷卻→檢驗→包裝→成品
(三)操作要點
1.原輔料處理
選用一般推廣的新品種谷子制成的小米,先用水浸泡2-3h,晾干,用磨粉機磨粉(用垂片式粉碎吹粉機),細度最好達80目以上,晾干備用。
2.面團調制
將處理好的小米粉、面粉、奶粉、精鹽、糖粉依次按配方比例稱取并倒入和面機內,攪拌均勻,再加入糖漿,然后加入小蘇打和碳酸氫銨,攪拌10min左右即將面團調制好了。
3.輥扎、成型
將調制好的面團放入餅干機成型機中進行輥扎并成型。
4.烘烤
將成型后的生餅干坯放入隧道式烤爐或烤箱中,溫度控制在220-230℃,烘烤4-6min,餅干即可烘烤成熟。
5.冷卻、包裝
待小米餅干從冷卻鏈板的一端送到末端,剔除不合格的制品,經過包裝即為成品小米餅干。
(四)成品質量指標
1.感官指標
金黃色、外形整潔、厚薄均勻,甜酥,具有小米餅干特有的香味。
2.理化指標
總蛋白8.94g/100g,總脂肪12.16g/100g,總糖(以葡萄糖計)68.78g/100g,維生素B10.10mg/100g,維生素B20.08mg/100g。砷、鉛和二氧化硫不得檢出。
3.衛生指標
致病菌、黃曲霉毒素B1不得檢出。
二、小米威化餅干
(一)原料配方
小米精粉50kg、小米粉(以干基計)22kg、精煉油1.4kg、小蘇打0.5kg、鉀明礬0.2kg、碳酸氫銨0.5kg、水110kg、白糖20kg、奶油17.5kg。
(二)生產工藝流程
原輔料處理→打漿料→烘烤→夾餡→切塊→檢驗→包裝品→成品
(三)操作要點
1.原輔料處理
小米粉為省事方便可直接用小米面漿,小米面漿是以去殼純凈的小米為原料,采用浸泡濕磨打成面漿。要求過100目篩。小麥粉選用精致粉,經過過篩、除雜。
2.面漿的調制
面漿的調制對小米威化餅干的質量好壞關系甚為密切,這是制作的技術關鍵。制作威化單片的漿料,要求混有均勻的空氣。這樣通過烘烤,得到疏松的制品。因此,應按投料順序操作。先將小米面漿、面粉投入攪拌機,在加入適量水攪拌均勻,然后投入膨松劑繼續攪拌至均勻。面漿的含水量直接影響到威化片的品質,而且對操作也有一定的影響。漿料太稀,會產生過多的邊皮和頭子,造成浪費。烘成的單片也太薄,容易脆裂而成廢品。面漿太稠,容易產生缺角的“禿片”,廢料也會增多。因此,要嚴格控制面漿濃度。漿料調制時應控制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面漿溫度過高,容易發酵變質,造成漿料有酸臭味,制成的威化單片還容易脆裂。此外,還要注意攪漿最佳時間,調漿時間過長,容易造成漿料“起筋”,使威化單片不松脆、僵硬。
3.調制餡心
餡心的主要原料是糖,應先將白砂糖磨成糖粉。糖粉的細度直接影響小米威化餅干的口感。小米威化餅干的特點是入口即化。糖粉太粗,在食用時不能立刻溶化,會有粗糙感。要求糖粉過100-120目的篩。
油、糖的配比一般為1:1,但為了防止夾心料與片子粘結過稀,糖的比重要略大一些。
夾心餡料的調制應使糖粉、人造奶油混合均勻,且通過攪拌充入大量空氣,使得夾心的餡料體積膨大、疏松、潔白、相對密度小、有助于改善成品的品質及降低成本。要求餡料的相對密度為0.6-0.7g/L,調好的餡料應均勻、細膩、無顆粒。
4.烘片
將漿料澆到輕盤式威化烤模上,加熱烘烤。威化制片機的烤模溫度均勻與否,是關系產品質量的關鍵。所以,威化制片機的烤模溫度應均勻一致,烤模前應先預熱,是烤模達到要求的溫度。如果發現片子過嫩或過老應調整爐溫和速度,使色澤一致。溫度控制180-200℃。
5.涂夾心
涂夾餡料的均勻度,不僅關系到小米威化餅干的品質和口味,而且對成本又很大的影響。
要求片子與心子的比例為1:3。此外,還應注意:第一,單片和夾好的大片都要輕拿輕放;第二,色澤老嫩分檔以后再涂夾心,以保持面底色澤均勻一致;第三,缺角威化單片應裁劑使用,或進行填補,以保持整齊平整。
6.切塊、包裝
將大塊已涂夾心餡料的半成品,在切割機上切塊,去除切下的過料及破碎制品,整理,立即裝入塑料袋中,封口,裝箱。
(四)成品質量指標
1.感官指標
色澤金黃,結構膨松,酥脆,入口即化。外形完整、花紋清晰、夾心無溢出和分離現象,具有小米焙烤后特有的香味。
2.理化指標
水分<4.00%、堿度(以碳酸鈉計)≤0.50%、粗蛋白8.94%、脂肪19.68%、總糖(以葡萄糖計)56.81%。
3.衛生指標
酸價值(以脂肪計);1.45,過氧化值(以脂肪計)0.14%,鉛、砷、致病菌及黃曲霉毒素B1不得檢出。
三、小米、豆粉營養餅干
(一)原料配方
小米粉20kg、豆粉2kg、玉米粉20kg、小麥粉30kg、砂糖18.5kg、奶粉1.5kg、飴糖1.5kg、植物油5kg、水110kg、小蘇打0.3kg、碳酸氫銨0.15kg、香蘭素8g。
(二)生產工藝流程
原輔料預處理→調粉→輥扎→成型→烘烤→冷卻輸送→整理→包裝→成品
(三)操作要點
1.原輔料處理 選用去殼純凈的小米,先用水浸泡2-3h。晾干,用磨粉機磨粉,細度達80-100目之間,晾干備用。玉米剝皮制粉,過100目篩,小麥粉選用精制粉,過篩除雜。豆粉過100目篩備用。
2.調粉 先將小米粉、豆粉、玉米粉、小麥粉投入攪拌機中攪拌混合均勻,再投入奶粉、砂糖、香蘭素、植物油、水攪拌均勻,然后加入飴糖攪拌幾分鐘,最后加入小蘇打和碳酸氫銨,攪拌10min,即可調制好。
3.輥扎、成型 將調制好的面團放入輥扎成型機,經輥扎成為厚度均勻、形態平整,表面光滑、質地細膩的面片,經餅干成型機,制成各種形狀的餅干坯。
4.烘烤 將成型好的餅干坯,放入烘烤爐中,溫度控制在250-300℃,面火、底火不超過300℃,烘烤10min左右。
5.冷卻、檢驗、包裝 烘烤的餅干,經冷卻輸送機冷卻后包裝即為成品。
(四)成品質量指標
形態:形態整齊、厚薄均勻;色澤:淺黃褐色;質地:酥松、脆;滋味及氣味;甜酥可口,有小米、玉米、豆粉的香味。
四、小米“香酥脆”曲奇餅干
(一)生產工藝流程
小麥粉、奶粉 各種輔料
↓ ↓
小米→ 浸泡→ 粉碎→ 小米粉→ 混合→ 面團調制→ 成型→ 烘烤→ 冷卻→ 檢驗→ 包裝→成品
(二)操作要點
1.選料 選擇色澤良好,沒有蟲蛀、霉變的小米為原料,利用清水淘洗干凈,去掉雜質。
2.制粉 將小米用水浸泡1-2h取出后晾干,利用粉碎機進行粉碎,細度要求80目以上,晾干備用。由于小米淀粉易回生,且小米粉中不含面筋,小米粉面團的結合力和黏彈性較差,可塑性較大,因此,在小米粉中添加適量的小麥粉,比較適合制作小米酥性餅干。
3.混合及面團調制 將小米粉、小麥粉、奶粉、精鹽、糖粉、植物油、奶油、雞蛋等按照一定的比例依次倒入攪拌機中,攪拌均勻,再加入糖漿,然后加入碳酸氫銨等輔料,攪拌10—15min。
4.成型 將攪拌好的面團放入帶有奶油標花嘴的設備。采用擠壓成型。
5.烘烤 將成型后的餅干坯放入烤爐中,在220℃的溫度條件下烘烤5—10min。
6.冷卻 將烘烤成熟的小米餅干從冷卻鏈板的一端遞到末端,剔除不符合要求的制品。
7.包裝 選擇鋁箔聚乙烯復合包裝,每袋80—90g,避免產品吸潮和油脂氧化。
(三)成品質量指標
1.感官指標
金黃色,外形整齊,無碎片和碎屑,口感香、酥、脆,具有小米特有的香味。
2.理化指標
蛋白質8.5%,總脂12%,總糖65%,水分3.5%,食品添加劑按國家有關規定標準。
3.衛生指標
同“小米威化餅干”。
五、小米酥卷
(一)原料配方
小米粉150kg、白糖35kg、雞蛋5.5kg、植物油3kg。
(二)生產工藝流程
谷子→碾米→小米→浸泡→磨漿→配料→攪拌→過濾→制卷→烘烤→冷卻→包裝→成品
(三)操作要點
1.原料選擇 選用新鮮純凈單一品種的谷子,經初步除雜后進行碾米,出米率大約在78%左右。
2.磨漿 將碾出的新鮮米洗凈,用與米等量的水浸泡4h左右,夏季時間可短些,冬季時間可長些。然后用膠體磨制漿,細度要求不低于80目,制漿時盡量少加水,以制得的漿液能從膠體磨內順利流出不堵磨為宜。
3.配料 將米漿液、白糖、雞蛋、植物油按配方比例加入攪拌機內,攪拌10min左右,調漿液濃度以達24Bё左右為宜。
4.上機制卷 上機前,對配好的漿液進行過濾,去除漿液中的小顆粒物,然后上機制卷。
5.烘烤 將制得的小米卷,放入烘箱,控制溫度在200—220℃下進行烘烤,大約烘烤4—7min即可。
6.冷卻、檢驗、包裝 烘烤成熟后出爐,自然冷卻或吹風冷卻后,經過檢驗合格者進行包裝即為成品。
(四)成品質量指標
形態:卷狀均勻,形態完整;色澤:金黃色;口味:香甜酥脆,小米香味突出。
六、小米黑芝麻香酥片
(一)原料配方
小米面粉900g、黑芝麻100g、起酥油、調味料(白糖、食鹽、辣椒粉等)適量,“特香酥”適量。
(二)生產工藝流程
小米→磨面
↓
黑芝麻→精選→水洗→烘干→混合→調制面團→酥化處理→壓片→切片→調味→烘烤→冷卻→包裝→成品
(三)操作要點
1.原料處理 選用優質小米,用水淘洗干凈再浸泡2—3h,晾干,磨粉,過80目篩備用。選用優質黑芝麻,精選除去雜質和不飽滿粒,用清水洗凈,烘干或曬干備用。
2.調制面團 將處理好的小米粉和黑芝麻按配方比例稱取并混合均勻,投入攪拌機內攪拌混合均勻,再加入適量開水攪拌至無干粉,最后加入起酥油攪拌成軟硬適中的面團。
3.酥化處理 為使產品既香又酥,必須進行酥化處理。具體是在調好的面團中加入適量“特香酥”并揉勻,靜置幾分鐘。酥化處理的方法是根據小米的理化特性進行,酥化處理后可保證產品在保質期內脆而酥。
4.壓片成型 面團酥化處理后,用壓片機壓制成0.15-0.5cm的整片,然后按一定規格切成方形或其他形狀。
5.調味 成型后,噴灑上不同風味的調味料,如鹽、白糖、麻辣粉等,使其具有不同的風味。
6.烘烤 拌好調味料后,放入預先升溫至180℃的烤箱,烘烤4-6min,即可成熟。
7.冷卻、包裝 烤熟出爐,經過自然冷卻,稱量裝袋,真空密封。
(四)成品質量指標
本品色澤金黃并附有均勻的黑芝麻;片狀、厚薄均勻、形態基本完整;口感酥脆,具有小米的香味,保質期6個月。
七、小米、蕎麥蛋糕
(一)原料配方
小麥面粉50g、小米粉30g、蕎麥粉20g、水56mL,其余配料按照常規蛋糕生產的比例添加。
(二)生產工藝流程
原輔料預處理→打蛋→調制面蛋糊→注!婵尽鋮s→成品
(三)操作要點
1.原輔料預處理
將小米利用清水洗凈后,放入水中浸泡2-3h,取出瀝干水分,經過干燥、粉碎制得小米粉備用。
將小米粉、小麥粉和蕎麥粉分別過篩,要求全部通過GB30號篩。目的是出去粗粒和雜志,使面粉中混入一定量的空氣,有利于蛋糕的疏松。
2.打蛋 先將蛋液、白砂糖、蛋白糖放入打蛋機中,利用中速打至白砂糖溶化后,放入蛋糕油,用快速攪拌3min后,將總量1/3的水徐徐加入,攪拌約3min,再將總量1/3的水徐徐加入,繼續攪拌3min后加入余下的水,然后將香蘭素、食鹽、小米粉、蕎麥粉加入打蛋機中,再攪打6min左右即完畢。攪打好的蛋液表面微白而有光澤,泡沫細膩、均勻,體積膨脹到原來的2倍左右。用手指拈取,末端呈尖峰,彎曲手指尖峰也隨著彎曲。
3.調制面糊 將小麥粉徐徐加入蛋糊中,邊加入邊進行攪拌,攪拌均勻即可。面糊調制完成后立即使用,不宜放得過久。否則,面糊中的淀粉粒及糖易下沉,使烤制的蛋糕組織不均勻。
4.注模成型 將蛋糕模刷上適量的葵花子油,用專用工具將蛋糕糊注入蛋糕模具中,注入量為模容積的2/3。成型后的蛋糕糊也要立即入爐進行烘烤。
5.烘烤 將遠紅外電烤箱預先升溫至200℃,關掉面火放入模具8min以后關掉底火,打開面火,烘烤至蛋糕表面呈棕黃色,然后將其表面刷上葵花子油。
6.冷卻 將蛋糕脫模,經過自然冷卻至室溫,即可進行包裝而得到成品。
(四)成品質量指標
形態:形狀豐滿,規格一致,薄厚均勻,不鼓頂,不塌陷;色澤:呈棕黃色或淡黃色,底呈棕黃色,內部呈淺灰白色;組織:起發均勻,無大孔洞,有彈性,不黏,無雜質;口味:松軟(有到口就化的感覺),蛋香味濃,無異味。
第五節 其他小米制品
一、精制小米 自20世紀90年代后期,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的提高,特別是城市居民的口糧和飲食習慣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因小米的營養價值高,所以,人們越來越喜歡以小米為原料的食品,許多人已經從單食面粉、大米中脫離出來,向粗細糧搭配全面膳食方向轉化,使飲食更科學,營養更豐富,攝取更前面。再加上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加入WTO后的經貿加強,高精度小米出口量是貿易自由化過程中受益的產品,小米的價值也必然會從粗糧的地位轉變為精糧食品,城市市場和外貿市場對小米的需求會越來越多,小米的開發與利用將會越來越廣泛。因此,生產工藝高精度、免淘洗的優質小米已迫在眉睫。對生產高品質小米的加工工藝及設備的研究和開發也勢在必行。 (一)精制小米的加工工藝 精制小米的加工工藝,應根據被加工原糧的特征及將要達到的質量指標來確定。首先要分析小米及相關產品的物理特征(表2-6),而后要考慮谷子生長、收購特點、雜質種類及含量和環境因素等。表2-6 小米及相關產品的物理特征
名 稱 |
小 麥 |
大 米 |
粟 |
小 米 |
粒度/mm 長 寬 厚 參考值 密度 千粒重/g 容重/(kg/m) 懸浮速度/(m/s) |
4.4-8.0 2.2-4.0 2.1-3.7 7×4×3 1.27-1.49 22-41 750-800 9.0-11.5 |
5.0-6.0 2.0-3.2 1.1-2.0 7×3×2 1.4-1.5 16-21 780-800 8.5-11.2 |
2.0-2.5 1.3-1.9 0.92-1.4 2.5×1.7×1.2 2.3-3.1 2.3-3.1 600-650 8.5 |
1.4-1.8 1.1-1.7 0.8-1.2 1.8×1.5×1 1.0 7.0 650-780 8.5 |
表2-7 精制小米的質量標準
名稱 | 加工精度 | 不完善 粒/% | 碎米 /% | 雜質/% | 水分 /% | 色澤氣 味、口味 | ||
總量 | 礦物質 | 粟粒 | ||||||
一等小米 | 按標準樣品對照檢驗 | 2.0 | ≤4.0 | 0.5 | 0.02 | 0.3 | ≤14.0 | 正常 |
精制小米 |
高于一等小米 |
1.0 |
≤4.0 |
0.1 |
0.005 |
0.1 |
≤14.0 |
正常 |
谷子
↓ ↓
原糧→風選→篩理→去石→磁選→礱谷→分離→1碾→2碾→分級→拋光→分級→包裝→成品
4.將大蒜拍碎,加入香油、醋調成汁,分放在若干小蝶中。
5.取煎餅1長,攤上綠豆芽、黃瓜絲,卷成卷,蘸蒜汁食用即可。 產品特點:菜脆餅軟,味道多樣,誘人食欲。 十八、小米擦酥 (一)原料配方 小米面300g、白糖200g、熟豬油150g。 (二)生產工藝 1.將小米面放炒鍋中用小火炒至面粉呈微黃色,離火取出,晾涼后倒案板上,用搟面杖搟細。 2.將炒好的小米面放盆中,倒入白糖拌勻,將豬油上火燒熱,倒入小米面上,盡快拌勻。 3.將木柜放案板上,將拌好的油酥小米面倒入木柜內,壓實,抹光,待凝固后用刀劃成長5cm、寬3cm的小塊即可。 產品特點:味美適口,勝于酥糖。 十九、小米紅曲 紅曲不僅應用于釀酒,而且在腐乳、食醋、食品色素及中藥等方面有著廣泛應用,對食品工業具有重要價值,我國傳統紅曲是以秈米為原料,這給東北、西北和華北等地推廣紅曲生產帶來了困難,而小米紅曲的生產則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一)生產工藝流程 小米→浸米→洗米→瀝干→蒸米→冷卻→接種→堆積→養花→攤平培養→成曲 (二)操作要點 1.原料及浸米 選用粳米(不黏)小米為原料,放入15℃的水中浸泡5-6h。 2.蒸米 待鍋水煮沸后,再將小米倒入木甑內,圓汽后再蒸10min,視小米熟透無生心即可。 3.攤涼與接種 將小米飯在涼床上攤涼至40℃左右,進行接種。接種前將紅曲種粉碎,做到40目以上,要求越細越好,目的是增加接種接觸面,達到均勻的目的。紅曲接種量為小米的1%,將粉碎好的紅曲種粉加無菌水1:(4-5)(米:水),然后放置30min后,即加0.1%的醋酸,攪拌均勻后進行接種,二人操作,一人翻拌,一人撒種,要求動作快速,接種均勻。接種操作完畢后,再用麻袋包扎好,送入曲房保溫培養。 4.曲房保溫培養 曲房室溫要求在30-32℃。進房時麻袋中的米溫在30-32℃(不低于30℃)。麻袋中部插一支溫度計,以觀察品溫增長情況。經24-30h,待品溫升到50℃時,即可倒曲床上培養。倒包時,米粒已長有斑點菌落,同時有芬芳的曲香。 倒包時,曲坯厚度控制在22-30cm,培養品溫在43-45℃,使紅曲霉大量繁殖,在這個階段要經常檢查品溫升溫情況,并采用翻拌操作,來達到合適的繁殖品溫,促使紅曲霉菌絲體布滿小米整個部分,這就是所謂的養花階段。根據米粒菌絲生長情況降低曲坯厚度,品溫從最高45℃將至42-43℃.繼續養花培育,直至米粒呈全部紅色,并呈現干燥現象,如不灑水則不能生長即可進行第一次灑水,灑水量約20%-25%。第一次灑水后,培養品溫控制在40-42℃,室內濕度控制在70%-80%,室溫在28-30℃。灑水后經4-5h翻拌一次,目的是調節合適溫度,二是使上下四周曲粒均勻繁殖。第一次灑水后,曲粒明顯增紅。經24h左右的繁殖,曲粒已呈干燥現象,即可進行第二次灑水,其操作與第一次灑水相同,灑水量20%左右,灑水后品溫控制在40-41℃,曲粒已開始呈紫紅。再經24h左右,進行第三次灑水,灑水量約20%,每次灑水后,曲粒厚度逐漸減薄,品溫控制在38-40℃。再經24h,進行第四次灑水,灑水量約15%左右,品溫在35-38℃。再經24h,進行第五次灑水,灑水量約15%左右,品溫控制在33-35℃,每天灑水一次,約經8d左右,曲粒已呈紫黑色,曲中心呈紫紅,即可干燥成曲。色曲出曲率在30%-35%。釀酒紅曲培養時間可縮短6d,出曲率約60%。紅曲干燥應采取烘干,釀酒紅室溫可在45℃左右,夏天可風干后再嗮幾小時(在早上8-9點),色素紅曲可用烘干機干燥。紅曲水分應在12%以下。并用有塑料薄膜內層的編織袋包裝,貯藏于干燥處。 二十、幾種小米菜肴 (一)小米回鍋肉 1.原料配方 連皮豬后腿肉400g、糯小米250g、郫縣豆瓣醬50g、永川豆豉4g、甜面醬5g、精鹽、醬油、味精、老姜、蒜苗、白糖、精煉油各適量。 2.制法 (1)豬肉去掉殘毛,刮洗干凈,放入冷水鍋中,老姜拍松放入,置火上煮至其八成熟撈出(湯另作他用),晾涼后切成5cm長、4cm寬、0.3cm厚的片。郫縣豆瓣醬剁細,蒜苗洗凈切成4cm長的馬耳形。糯小米洗凈,入籠蒸熟取出后趁熱春茸。然后放入不銹鋼盒內壓成型,待晾冷收汁后取出,再切成約小于肉片的片,入熱油鍋炸至定型后撈出待用。 (2)炒鍋置火上,下油燒至6成熟,下入肉片炒至吐油呈“燈盞窩”時下入郫縣豆瓣醬、甜面醬炒香出色,再加豆豉、精鹽、醬油、味精、白糖下蒜苗炒至斷生時,再下入小米片,均勻起鍋裝盤即成。 特點:紅黃綠相映,香濃酥糯脆,微辣鮮回甜。 (二)小米蒸牛仔骨 1.原料配方 牛仔骨500g、糯小米300g、郫縣豆瓣醬、十三香、精鹽、味精、醬油、東北大醬、冰糖末、料酒、醪糟汁、豆豉末、腐乳汁、姜片、蔥節、花椒面、花椒油、紅油、菜油、香菜段、松肉粉各適量。 2.制法 (1)牛仔骨洗凈,逐條砍成4cm長的段,用精鹽、料酒、姜片、蔥節、松肉粉拌勻腌制約1h,然后加入菜油、花椒面、東北大醬、十三香粉拌勻約1h。糯小米淘洗干凈,用溫水浸泡4h,瀝干水分待用。 (2)將腌制入味的牛仔骨逐塊沾上糯小米,放入圓小蒸籠內,入蒸鍋蒸至牛仔骨軟離骨時取出,撒上蔥花和香菜段,淋入熱花椒油與紅油即成。 特點:色澤金紅,麻辣鮮香。 (三)橙汁小米糕 1.原料配方 糯小米400g、粳小米150g、胡蘿卜、青紅柿椒、馬蹄、火龍果、嫩豌豆、精鹽、味精、干淀粉、雞蛋、吉士粉、橙汁、白糖、白芝麻、面包糠、香菜各適量,色拉油500g(約耗80g)。 2.制法 (1)糯小米、粳小米淘洗干凈,用水浸泡2h撈出瀝干水分,入籠蒸熟后取出晾涼。胡蘿卜、青紅柿椒、馬蹄、火龍果、嫩豌豆均切成粒,然后拌入蒸熟的小米飯中,再加入精鹽、味精和勻,倒入餐盒內壓成形,收汁后再取出改刀切成長為5cm的菱形塊。雞蛋磕入碗內,加淀粉調成全蛋糊待用。 (2)凈砂鍋上火,入油燒至5成熟,將小米生坯掛勻全蛋糊,再沾上吉士粉、白芝麻、面包糠、入油鍋中炸呈金黃色且表面酥脆時起鍋裝盤,點綴香菜。凈鍋入橙汁燒沸,用精鹽、白糖、白醋調好味,勾入濕淀粉,起鍋入味碟內,隨炸好的小米糕上桌即成。 特點:外酥內軟,色澤金黃,橙香味濃。 (四)拌小米涼粉 1.原料配方 精糯小米粉300g、豌豆粉80g、熟雞肉100g、酥碎花仁、酥黃豆、酸蘿卜粒、榨菜粒、青紅椒粒、刀口辣椒、花椒面、精鹽、醬油、味精、姜汁、香菜末、蔥花、紅油、花椒油、明礬各適量。 2.制法 (1)將糯小米粉、豌豆粉納盒內,加入明礬,按粉與水1:5的比例調勻,入鍋將小米攪熟起鍋倒入盆內,冷卻成小米涼粉后待用。 (2)小米涼粉切成小菱形塊,擺于盤中成菊花形狀。熟雞肉切絲放小米涼粉上。取一碗放入精鹽、醬油、醋、味精、姜汁、蒜水、刀口辣椒、花椒面調兌成汁,淋在小米涼粉上,再灑上香菜、蔥花、青紅椒粒、酸蘿卜粒、酥黃豆、酥碎花仁,淋上紅油、花椒油即成。 特點:色黃艷麗,麻辣醋香,生津解暑,清涼爽口。 (五)香炸小米餅 1.原料配方 精糯小米粉200g、糯米粉50g、熟咸蛋黃3個、棗泥餡、白糖、黃油各適量,色拉油1500g(約耗90g)。 2.制法 (1)精糯小米粉、糯米粉、熟咸蛋黃、黃油、白糖納入盒內,加水拌和后揉勻揉透,搓條下劑,分別包入棗泥餡壓扁,再搟成小米薄餅坯待用。 (2)砂鍋置火上,下油鍋燒至五六成熟,下入小米餅坯,炸至呈金黃色,餅皮鼓起后撈出瀝油入盤即成。 特點:色澤金黃,皮薄餡甜,外脆內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