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查苗補苗
由于單粒播種,所以很容易造成缺苗,播種后4-5天查看出苗情況,夏播機械播種的成苗率一般在播種密度的85%左右(和播種機及播種質量有關)。缺苗少的可采取移栽措施: 玉米苗3葉前,黃昏進行,在密度大的區域借苗移栽,缺苗點先刨坑澆水,待水滲下后再投種,然后及時覆土2-3cm,并用腳輕踩一下,防止透風露氣,影響出苗。缺苗多的可直接補種,澆水。
2 防治玉米粗縮病
毗鄰水塘、溝渠、樹木果林、小麥田以及周邊雜草叢生的示范田,更要注意。該病在玉米的2葉1心至4葉1心期間灰飛虱傳染率極高,可用10%吡蟲啉或25%吡蚜酮或銳勝等在玉米1葉1心時期噴霧預防。殺蟲劑中加些碧護、微肥等壯苗藥、肥。切記不要用樂果等有機磷殺蟲劑,因為過段時間施用除草劑容易產生藥害。也可采用晚定苗的措施,降低病株率。
3 除治地下害蟲
有的示范田使用了有機肥,或為菜茬、花生茬,地下害蟲重發生概率高。可用敵百蟲攪拌香的麥麩黃昏撒施在行間,也可采取晚定苗的措施,在玉米6葉期定苗。
4 噴施苗后除草劑
選用硝磺草酮、莠去津、精異丙草胺等安全系數高的除草劑或復配的低濃度的煙嘧磺隆,在玉米3-4葉時候噴施玉米除草劑,噴前查閱氣象資料,確保噴施后24h無降雨,噴施當天風力小于2級,噴頭加遮罩,黃昏定向噴霧。注意時間不能太晚、藥液要噴勻,兌藥的水要求用純凈的井水,而且一畝地最少要用兩桶水。
5 防苗期澇災
從出苗-七葉易受澇害。當土壤水分過多或積水,使根部受害,甚至死亡,當土壤濕度占田間持水量的90%形成苗期澇害。田間持水量90%以上持續3天,玉米三葉期表現紅、細、瘦弱,生長停止。連續降雨大于5天苗弱黃或死亡。 如果示范田防澇排灌基礎不好,遇到田間積水要抓緊排澇,尤其臨近溝渠的示范地。
6 防苗期旱災
苗期干旱有利于向下扎根,抗倒伏,但是到了拔節后注意“卡脖旱”。判斷玉米苗是否需水灌溉標準:上午10點前玉米卷曲的葉片是否平展。如果10點前的葉片呈卷曲狀,而且葉色發灰發暗,說明田間干旱需要灌溉。
7 噴施化控劑
對于常年風口地區應噴施化控劑;卦谟衩椎4-8葉進行,玉米超過8葉禁用化控,否則容易產生空桿等藥害,具體操作參考苗后除草劑的施用注意事項。
8 肥料管理
近2年玉米田出現脫肥情況較多,主要原因是施肥不合理。建議春播示范田不要一炮轟,而要分兩次施肥:一般為底肥用40kg的控釋肥,拔節期每畝追施尿素10-15kg+1kg鋅肥。沙土地施入的肥要求覆土,減少肥料損失和環境污染。施肥時注意不要散落到玉米心葉,施肥部位距離苗7-10cm(一拳距離)。